一、项目成熟阶段:生长期
二、项目来源:中科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企业委托
三、概况
电子废弃物的环境问题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由于其组成和结构复杂性,国际上还没有一种简单通用的高效资源化绿色处置技术。金属与非金属基体的分离、多金属的分离回收,已成为制约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进步的关键,目前采用的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可以实现金属与非金属的初步分离;化学法主要采用火法或湿法冶金技术对经过预处理的电子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进行物理化学分离,回收有价组分,是实现废弃物高值化的关键所在。但目前的处理方法往往需要消耗大量酸,而且产生大量酸性废水、废气,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本项目以提高处理过程的绿色性和资源回收率为目标,实现多金属的绿色分离回收和电路板高分子基材的高值化再利用。
四、技术特点
本项目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旧线路板外场强化化学溶涨分离金属与非金属、多金属绿色分离、介质循环和高分子基板生产阻燃高分子材料等关键技术为核心,通过技术集成与工艺优化,形成了废旧线路板全组分清洁利用集成技术。新技术采用的高分子基板和金属的思路,既有效避免高耗能、高污染的粉碎过程,又避免大量使用强酸、强碱;基于化学萃取-电化学精制的多金属绿色分离,大幅度提高金属回收率;介质循环技术实现介质和金属的深度回收;利用线路板高分子基板的阻燃特性,生产高附加值的阻燃聚氨酯,不仅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而且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本技术可实现金属与非金属分离率大于90%,无POPs废气产生、,废水产生量较现有工艺降低80%以上;电子废弃物全组分全部高值化利用。
五、专利情况
已申请3项中国发明专利。
六、市场分析
高效、绿色的废旧电路板资源化/高值化处理技术,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以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加工为代表的环保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解决制约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问题,而且能有效减少我国对战略资源的对外依赖性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速度。本项目不仅解决了目前电子废弃物的金属与非金属分离,以及多金属分离难题,而且能够大幅度减少处理过程的二次污染,提高有机金属的回收率,本身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利用线路板阻燃能力优良的特性,将大量的高分子的线路板基板材料再利用生产用途广泛的阻燃型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成本低、收益高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七、合作方式
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和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开发和移植。
八、产业化所需条件
企业应提供相应的厂房、基础建设、资金和人员的配合,并需要具备年500-1000吨废旧线路板的货源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