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在我国著名科学家叶渚沛先生倡导下于1958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建所初期,致力于应用化工原理强化冶金过程,为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经30年的积累,到90年代,学科方向又进一步扩展为工程化学,形成了以多相反应和分离工程为核心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以生化、资源及环境、能源和材料为应用领域的应用研究框架,并建立了技术开发公司,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的布局。 纵观40年的发展,走过了一条发挥化工学科优势、关注学科交叉、加强应用基础、开拓应用领域和发展产业化的道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初步具备了以"过程工程"为学科方向的条件。为此,经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准,2001年4月7日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四十多年来,过程工程所积累了许多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在国内外学术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共取得科研成果587项,获国际、国家、院部级成果奖142项。其中,国际奖3项,国家三大奖1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专利申请项目在中科院研究所名列前茅。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招生专业为: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 五十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