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技资源>>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
自发荧光壳聚糖微球制备及作为示踪剂的应用


一、项目成熟阶段:成熟期

二、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

三、概况

    采用普通膜乳化技术和快速膜乳化技术,可制备得到尺寸均一、可控的微米级到纳米级的多尺度、多结构壳聚糖微球,通过一定的交联方式,可使壳聚糖纳微球具有多种荧光颜色的自发荧光;由于所制备的壳聚糖纳微球的尺寸均一性、可控性及自发荧光的特性,不仅可将其应用于药物包埋,实现体内的定性和准确定量研究,而且可以将其应用于示踪领域,利用不同颜色的自发荧光,可以实现多个样品的同时检测;另外,可以根据所测定的物质要求,选择合适颜色的荧光纳微球进行定量检测。由于壳聚糖微球的自发荧光是通过交联反应产物产生,而无需标记或包埋,因此,不存在现有荧光微球的标记困难或包埋不均一的缺陷。同时,由于交联产物稳定,其微球的自发荧光强度也稳定,因此,有望利用其实现准确定量。

四、技术特点

    该项目主要技术特征之一为壳聚糖纳微球的粒径均一、可控性,这主要通过普通膜乳化技术和快速膜乳化技术实现,通过对壳聚糖浓度、油相种类和用量、油水比、膜压、过膜次数等条件又好制备得到粒径在150纳米到几十微米范围内控;其次是壳聚糖纳微球自发荧光颜色和强度可控,可制备不同荧光颜色和强度的壳聚糖纳微球。

五、专利情况

    关于尺寸均一、可控的壳聚糖纳微球制备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自发荧光的壳聚糖纳微球已经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PCT专利。

六、市场分析

    壳聚糖荧光微球系列产品避免了传统放射标记微球高辐射的缺点,其用途广泛,在仪器校正、临床诊断、体内示踪、科学研究、药物控释载体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国内现有的荧光微球是Bangs Laboratories公司和Invitrogen公司(主要市场份额)的产品,价格昂贵,200美元/5mg,本项目完全有可能取代进口产品,同时由于微球的生物兼容性、生物黏附性以及丰富的功能基团,将在药物载体方面提供更重要的应用。

七、合作方式:合作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