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空调、生活用热的需求越来越大是一般民用建筑物用能的主要部分。建筑物污染控制和节能已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夏季空调所消耗的能量已占建筑物总能耗的40-50%。 利用地热能可实现采暖、供冷和供生活热水及娱乐保健。建成地热能综合利用建筑物,是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节省能源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地热能利用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冰岛、土耳其、日本、美国、意大利、菲律宾等国家的地热能都已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利用。 地热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它具有热流密度大、容易收集和输送、参数稳定(流量、温度)、使用方便等优点。地热不仅是一种矿产资源,同时,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水资源,已成为人们争相开发利用的热点。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不象化石燃料在获取能源和产生电力的同时,向环境排放大量的燃烧产物,如CO2、SO2、NOx、粉尘等,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温室效应、酸雨、土地沙漠化等灾害,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开发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地热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的地热露头点有2500余处,全年天然放热资源量为1.04×1017kJ,折合35.6亿吨标煤。开发和利用地热资源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城镇化战略等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技术性能及指标: 1. 建立以70~75℃地热热水为热源,采用热水型溴化锂两级吸收式制冷机的地热制冷空调系统,制冷量为100kW,在冷却水温度为30℃的条件下,提供为9℃的空调用冷冻水。在冬季该系统为建筑物提供采暖。 2. 建立以60~65℃地热热水为热源的地热干燥装置,日干燥农副产品为500kg。 3. 地热制冷或地热干燥排放的约50~60℃的地热水用于洗浴、温泉泳池的热水。 4. 利用洗浴和温泉排放的约30℃的热水为热源,建立养殖池,养殖适合的鱼类,如甲鱼等。 5. 利用鱼池热水,保持鱼池周围土地的温度,种植适合于旅游环境的热带观赏性植物和花草。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地热制冷效率COPc:~0.38-0.45; 2. 地热能综合利用率 :≥50%; 3. 地热干燥能力达到每天500kg; 4. 系统使用寿命:15年。 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 本项目研究的科研成果适用于具有良好地热资源的地区,对于地热温度高于70℃的温泉度假村,利用本技术综合规划,可以大大提高地热综合利用效率,有效的节约自然资源。 已应用情况: 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各项技术成熟,并以成果水平高,技术全面而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地热制冷空调系统的核心技术“热水型两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已成功应用于热、电、冷联供,工业余热制冷,太阳能、地热能空调热水系统,与电压缩式制冷相比,可节电70%,并且由于不使用CFCs及一次能源,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环境保护效益。本项目自实施以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示范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年来,地热综合利用项目产值达800万元,利润达200万元,节约电力300000度。 已具备的推广应用条件: 地热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热流密度大、容易收集和输送、参数(流量、温度)稳定、可全天候开采、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我国的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居多,因此决定了地热利用以直接利用为主。我国地热资源一个显著特点是资源丰富而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地热分布在农村等一些偏远地区,以往这部分资源都得不到很好的利用。随着农村城镇化道路的进行,合理开发地热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养殖业等一些相关产业,对于振兴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加速农村小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以闽、粤、琼三省为主体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温泉(地热)分布广而密集的地区,大于70℃的温泉颇多,如广东省已查明的265处地热点中,水温超过70℃的有近50处,如只停留在简单的利用,将大大浪费地热能资源。这些地热点热水温度非常适合作为热水型两级溴化锂吸收制冷机的热源温度,制冷后的热水依次用于农副产品的干燥、温泉洗浴和养殖等。因此,本项目结合我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广东地区丰富的地热资源,研究开发了一套地热能梯级综合利用系统,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带动地方经济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成果转化方式: 技术服务、合作开发、股权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