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本技术团队在对动力电池成组应用核心技术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研发出性能优良的电池管理系统。在北京121路公交车、东风电动、重庆长安、中通客车以及双电源无轨电车等处得到了实际应用,累计撞车超过500辆,运行里程超过500万公里,赢得了用户的好评,与国内多家电池生产长衫、汽车制造商以及清洁能源汽车总体组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 产业化前景 到2012年,预计电池管理系统市场需求为10万套,该项目可由投资者投资建厂,建立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设备生产线,设计年产1000台套,预计投资1200万元,预计实现产值1.5亿元,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研究历程 1999年,开始BMS的研究,并为汕头国家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区提供样品 2002年,在东风电动混合动力汽车上得到应用; 2003年,在北京“一区一线”纯电动巴士采用; 2004年,为北京双电源无轨电车配套150台; 2005年,研究锂离子用BMS,并为北京121路纯电动公交车配套; 2006年,为重庆长安HEV轿车配套; 2007年,为北京奥运纯电动客车样车提供BMS; 2008年,为北京奥运实际用55辆纯电动大客车配套,并实现零故障运行 2008年,获得国家“863”项目资助,购置Digatron电池测试设备,进行BMS核心关键技术研究; 2009年,为北京西城环卫配套BMS; 2009年,为世博会纯电动客车样车提供BMS。 BMS功能
电池组绝缘测量 电池箱热管理 电池组运行和故障数据记录 对电池组实行均衡 与车载控制器及显示系统通信 与充电机通信,为充电机提供电池充电信息 计算机运行监控和手持数据设置、数据传输 提供电池组故障信息 记录电池组使用次数 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特点 经过近十年的不懈研究和实际装车运行,在和电池厂商密切合作、充分获取电池测试数据、大量的运行数据的分析和装车实践的基础上,BMS在结构、功能和性能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优化和创新,具备如下主要特点: 1、完善的系统功能 BMS具备电池状态的实时监控、数据处理、故障分析和定位、SOC估算、数据传输、热管理、充放电控制、pc机在线监控、运行数据存储、数据转储和数据库管理等强大的功能。2、高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 系统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滤波、高等级隔离、数据冗余等先进技术,结合实际的示范运行经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3、SOC估算精确、 针对纯电动车综合利用安时积分、OCV-SOC曲线、实际可用容量修正并结合电池组一致性对电池SOC进行估算;针对混合动力车辆在电池建模和OCV-SOC曲线基础上考虑电池极化效应的影响,利用双卡尔曼滤波器同时计算内阻抗和SOC以及其误差;有效将SOC估算误差控制在5%以内。4、充电过程控制 提出BMS和充电机配合的充电模式基于最高单只电池电压控制模式 考虑环境温度对充电电流的影响 考虑老化程度对充电电流的影响 5、高可靠性 顺利完成长达一年的高温、低温、高原路试 顺利通过国家电磁兼容和型式试验 6、工程化设计 为了满足车辆的恶劣运行环境的需求,BMS采用防水防尘设计,从元器件选型、芯片直销厂家调研、样品测试、系统高低温循环老化、电路板测试、产品出厂检验、现场测试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和记录机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专业的配线和后期维护,保证了车辆的高效运行。知识产权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以及学术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其中EI检索18篇,获发明专利3项。
获得荣誉 研制的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设备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