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技资源>>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
废水污泥资源化—与生物质或低阶煤共混生产固型燃料及发电技术

项目简介:
    据统计,截至2005年今年5月底,全省已建成污水处理厂71座,日处理能力达575.4万吨。2005年,全省在建的污水处理项目有124个,总处理规模612.8万立方米/日。根据国务院污水处理率的要求,制定的《广东省治污保洁(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工程项目规划》,列入2006年至2020年规划的污水处理项目167个,处理规模达到1187.2万吨/日,届时,广东污水处理总规模达到2343.05万吨/日,比2005年在建完工后的污水处理规模再翻一番,按处理每吨污水产生万分之六污泥计算,2020年日产生的污泥达14000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有的污泥处理还是以填埋为主,二次污染严重。少部分污泥虽经资源化利用,但成本极高,如广州每吨脱水污泥的处理费达190元/吨。

    本项目根据污泥的粘结性、能量性,采用与生物质废弃物(木粉、稻草等)或低阶煤进行混合,加入脱硫、脱氯添加剂后生产固型燃料,这种固型燃料可作为发电燃料。具有减量性好,无害化程度高,容易进行能量利用等优点。

    本项目内容分两个部分:(1)对将通过对污泥固型燃料的配比、添加剂选择、成型条件等的优化;(2)对现有型煤锅炉进行适应性改造,并对锅炉燃烧、发电系统能量利用优化,建设日处理污泥150吨(相当于30万吨污水厂的脱水污泥产量)的固型燃料发电示范工程。

    主要技术性能及指标:
    污泥固型燃料的成型水分低于20%,成型压力150~200kg/cm2,抗压强度大于50kg/个,落下强度>75%,转鼓强度大于>70%;示范工程日处理污泥150吨;发电装机容量6000kW,发电效率20%以上;每吨污泥型煤的制造成本约为市场煤炭价格的50%;发电后烟气经处理排放应符合《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91。

    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
    适合具有10万吨以上(脱水污泥产量在50吨/日以上)的地区进行污泥资源化利用。

已应用情况:
    已实现了采用生物质气化技术、燃气净化技术、燃气内燃机发电技术及污水循环再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的产业化开发,目前已建成总装机容量24.8MW的生物质气化电站。单个电站的最大装机规模达到6MW。以本单位热解焚烧、气化发电为主要技术的能量自给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及利用系统已完成工程示范,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推广。

已具备的推广应用条件:
    已开展了废弃物固型燃料的生产及燃烧性能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适用于固型燃料的燃煤锅炉进行了市场调研并确定了适应性改造方案。为项目的完成奠定了基础。另外,城市污水处理量不断增长,而常规的污泥处理方法二次污染严重、成本高昂、资源化利用水平低,为本项目的推广提供了理想的市场环境。

成果转化方式:
    股权投资,合作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