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园地 > 技术转移知识 >
技术转移知识
让技术转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通过促进技术转移来催化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也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和主流之一。
 
    针对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近日,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北京技术市场协会秘书长、北京经纪人协会副理事长、两渤海技术转移联盟秘书长林耕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加快制定确立我国的区域技术转移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技术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技术转移理论的首次使用,就是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林耕介绍说,技术转移理论最初作为解决南北问题的重要战略,是在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提出的。但在早期,技术转移还是无意识行为,是发达国家打破南北僵局的策略工具。而今,技术转移己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规膜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都关注并参与的战略性选择。
 
    当前,技术转移正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美国的一项关于技术转移的研究发现,通过技术转移,企业平均收益为55%;而通过自行研究开发,企业平均收益仅为22%。这说明从汽业发展及其经济绩效来看,技术转移的作用与研究开发的作用一样重要。
 
    "发达国家经验证明,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林耕说:"技术转移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并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速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林耕指出,在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今天,应审时度势,确立国家技术转移战略,这对于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全面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技术转移可以成为不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中介组织等各个创新主体都参与的发展战略。
 
    而今,通过促进技术转移来催化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和主流之一。"应加快制定确立区域技术转移战略。"林耕说,区域技术转移战略,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效途径。
 
    在实施技术转移战略过程中,政府应起主导推动作用。例如目前的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正在政府的主导推动下,建立了一种区域技术转移合作机制,促进了环渤海地区各省市的经济发展。
 
二、北京技术辐射全国
 
    为促进北京技术市场繁荣发展,发挥首都科技资源最大效能,近年来北京市开展大量工作,推动北京技术流向全国。"北京技术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技术交易市场,对全国形成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林耕说。
 
    据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的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北京技术市场有近50%的科技成果向全国辐射,从吸纳北京技术的区域分布看,北京技术几乎辐射到全国所有省市。在吸纳北京技术排名前10名的省市中,来自发达地区的省市占据半数以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吸纳北京技术成交额占北京向外省市输出技术成交总额30%以上。
 
    2007 年,河北省吸纳北京技术量跃居全国第一,吸纳北京技术1814项,成交额63.97亿元,比上年增长近2.5倍;山西省跃居第二,吸纳北京技术946 项,成交额31.97亿元,增长71.92%。此外,近年来内蒙古等北京周边地区对首都的技术需求表现出成倍的增长。

    而回头来看,从2001年至2007年,北京技术流向外省市的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十五"期间,除了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外,北京周边地区对北京的技术需求成倍增长,内蒙古自治区吸纳北京技术成交额逐年递增,2005年首次进入吸纳北京技术前三名行列。此外,经济增长较快地区对北京技术也表现出较强需求,"十五"期间,云南省吸纳北京技术成交额逐年递增,2005年首次进入吸纳北京技术前十名行列。
 
    林耕说,北京技术向全国辐射,对全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产生了重要作用。据介绍,2002年至2004年,从北京技术主要流向的领域看,先进制造领域、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领域合同成交额年平均增长幅度为56.71%和45.79%,其中,冶金、石化、煤炭、铁路等传统产业改造和提升服务的项目占有很大比例。
 
    如冶金行业,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钢板连续热镀锌项目",先后转让济钢等数十家企业,加快了一些地区冶金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了冶金产业的技术水平,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三、环渤海地区技术合作成果显著
 
    成立于2005年4月,由北京联手河北、天津、内蒙古、辽宁、山东等7省市区共同发起成立的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主要围绕技术转移、信息交换、人才培养等开展全面合作。
 
    其宗旨是发挥区域优势,共享科技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促进环渤海地区科技经济的发展。
 
    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建立两年来,有利地推动了区域内经济技术的合作,为构建区域产业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林耕介绍,2001年至2007年,环渤海地区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量保持稳步增长,7年共输出技术564737项,年平均增长速度5.23%;年共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4524.96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24.23%。2007年环渤海地区输出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突破1000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比重突破50%。
 
    与此同时,2001年至2007年,环渤海地区各省市间技术交易也稳步增长,共实现技术合同434647项,成交额2798.90亿元,占环渤海地区技术交易合同成交总额的比重为61.85%。
 
    2007年环渤海地区各省市间技术交易快速增长,成交额突破600亿元,实现技术合同60672项,比上年增长1.61%,占环渤海地区技术交易合同总数的比重为71.40%。
 
    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关键在于联盟在强化政府对技术市场主体的服务功能和引导功能、创新区域间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丰富科技管理与公共科技服务工作内涵等方面取得了共识。
 
    林耕建议说,今后我国在制订区域技术转移战略时,也应积极建立区域间工作联系机制,搭建区域间工作合作平台。政府应积极组织推动,建立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产学研办公室、技术转移合作中心等。区域间技术转移,还应联合调研重点技术项目,相互了解技术需求,从而制定区域间技术转移计划。
林耕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区域间的技术转移合作只有本着互利互惠、平等合作,才能实现双赢,才能真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摘自:科学时报 2008年4月7日)